查看原文
其他

原创地图——黄河河道变迁图

新街口的古代人 舆图书院 2024-07-06

先放图,来一饱眼福

变迁




黄河自从形成以来,下游河道多次变迁。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,大致北到海河,南达江淮。据历史文献记载,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,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。近年来,地理和考古学者运用现代多种科技手段,如利用卫星照片、航空照片、地质钻探资料进行研究,对不同历史时期黄河变迁的认识逐步加深。我们利用古代城池遗址记载,河道沉积物,古人活动记载和交通线分布,可以大致推测出河道的范围。


一、禹河故道

夏、商、周时代,黄河下游河道呈自然状态,低洼处有许多湖泊,河道串通湖泊后,分为数支,游荡弥漫,同归渤海,史称禹河。  

考古学家发现,新石器时代在今河北平原(豫北、冀南、冀中、鲁西北)中部存在着一片极为宽阔的空旷区,至商、周时代,空旷区缩小,人类活动从冲积平原扇顶向下游发展。商都在今豫北古黄河两岸多次迁徙,人们追逐河滩丰美的水草,祭祀河神,祈望躲避洪水。西周人类活动发展到冀中南的雄县、广宗、曲周一线。春秋时代邯郸以南至泰山以西,平原空旷区东西不过七八十公里。  

历史文献的记载与考古的发现大致相符。最早记载黄河的地理著作是《尚书·禹贡》和《山海经》。  

《禹贡》记述的禹河大约是战国及其以前的古黄河,其行径是“东过洛汭,至于大伾,北过降水,至于大陆,又北播为九河,同为逆河,入于海”。洛汭,即洛水入河处。大伾,为山名,在今河南荥阳县西北汜水镇(又说在今浚县东南)。降水,即漳水(今漳河),“北过降水”,即黄河北流纳漳水合流。大陆即大陆泽,今河北省大陆泽及宁晋泊等洼地。河水从大陆泽分出数条支河,归入渤海,又因受海潮的顶托,故称为“逆河”。  

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中记述了从太行山向东流入大河的各条支流,自漳水以北注入大河的有十条,注入各湖泽的有五条,注入滹沱河的有五条。  

根据古文献记载与地质条件的分析,在下游古黄河自然漫流期间,沿途接纳了由太行山流出的各支流,水势较大,流路较稳。它在今孟津出峡谷后在孟县和温县一带折向北,经沁阳、修武、获嘉、新乡、汲县、淇县(古朝歌)、汤阴及安阳、邯郸、邢台等地东侧,穿过大陆泽,散流入渤海。这条流路恰好经过近代强烈下沉的廊(坊)济(源)裂谷。谷西为太行隆起(断块);谷东为清(河北清县)浚(河南浚县)隆起(断隆)。两者都是上升带,大河纵贯于两隆起之间的裂谷槽地。

这个河道的位置相对今天偏北,大致位于今天南运河的故道。


二、西汉故道

西周末年,中国经济重心向东转移,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成周(今洛阳东),下游平原区逐渐得到开发。春秋后期,齐国首先称霸天下,于公元前685年开始,在黄河下游低平处筑堤防洪,开发被河水淤漫的滩地,所谓“齐桓之霸,遏八流以自广”。当时其他诸侯国相继筑堤,“壅防百川,各以自利”。从此黄河下游漫流区日益缩小,九河逐渐归一。由于堤防约束,河床淤高,黄河于周定王五年(公元前602年)在黎阳宿胥口决徙,主流由北流改向偏东北流,经今濮阳、大名、冠县、临清、平原、沧州等地于黄骅入海,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。  

战国时期,七雄争霸,韩、赵、魏、齐、燕分居黄河下游。当时齐与赵、魏以黄河为界。齐国在东面,地势低平,修筑堤防距离大河25里,防止洪水东泛;赵、魏在西面,靠近山区,也距河25里筑堤,防止洪水西泛。这一时期修筑的堤防,各以自利,没有统一的规划,人为的弯曲很多。较大的弯曲有4个:黄河出山口东北流至黎阳(今浚县)拐向东流,至濮阳西北角又拐向北东流,至馆陶又拐向东流,至灵丘(今山东高唐县清平附近)东又拐向北东流入渤海,小的弯曲就更多了。  

西汉时期,黄河下游河道又发生了新的变化。第一,在相距50里的大堤内出现了许多村落,堤内的居民修筑直堤来保护田园。第二,大河堤距宽窄不一,窄处仅数百步,宽处数里或数十里。第三,堤线曲折更多,如从黎阳至魏郡昭阳(今濮阳西)两岸筑石堤挑水,百余里内有5处。第四,黄河成了地上河,个别河段堤防修得很高。如黎阳南70里的淇水口,堤高1丈,自淇口向北18里至遮害亭堤高4~5丈。  

在这种河道形势下,西汉时决溢较多。公元前132年的瓠子(在今濮阳西南)决口,洪水向东南冲入巨野泽,泛滥入淮、泗,淹及16郡,横流了23年才堵复。公元11年河水大决魏郡元城,泛滥冀、鲁、豫、皖、苏等地将近60年,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。


三、东汉故道

公元69年东汉明帝派王景治河,主要是将河、汴分流。筑堤自荥阳(今荥阳东北)至千乘(今山东高青县东北)海口,长1000多里。对防御黄河向南泛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。  

这一时期的下游河道称东汉故道,流路自今濮阳西南西汉故道的长寿津改道东流,循古漯水经今范县南,于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,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。


四、北宋故道

宋前期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,称京东故道。后期河道淤高,险象丛生。1048年河决商胡,改道北流,新河夺永济渠至今天津东入海,时称北流,这是黄河的第三次大改道。  

此时河道的分支,除汴水畅通外,济水已经断流,湖泊大多淤塞,南岸仅有巨野泽,接纳汶水与黄河泛水南流入淮、泗。北岸有大片塘泊,大致分布在今天津东至保定西一带,拦截了易水(今海河)的九条支流,滹沱、葫芦、永济诸河水皆汇于塘。东西斜长600里(直线约400里),宽50~100里。夏有浪,冬有冰,浅不能行船,深不能涉。至北宋后期,黄河北侵,塘泊逐渐淤淀。  

宋朝时候曾经多次疏河至东流,但均以失败告终。

1060年黄河自大名决河东流,自沧州境入海,时称东流(二股河)。

黄河在北宋时候入海口位于北部边境,在今天的海河口入海。是黄河入海口最北的时候。


五、南宋故道  

1128年冬,金兵南下,南宋边防告急,11月东京(今开封)留守杜充决开黄河南堤御敌,黄河从此南泛入淮。决口处大致在卫州(今汲县和滑县东之间)。决水东流至梁山泊之南,主流大致沿菏水故道入泗,当时称为新河。  

南宋朝廷南迁,黄河也南迁,从北宋到南宋,黄河都是在北部边境。政府跑了,黄河也跟着跑了,这说明南宋是正统毫无疑问。

金末元初近百年间(1209~1296年),黄河呈自然漫流状态,没有固定流路。1234年由杞县分为三支,以入涡一支为主流,三流并行约60余年,至1297年主流北移,北支成为主流,由徐州入泗、入淮,由济宁、鱼台等地入运河、入淮。主流北移后,1297~1320年间黄河自颍、涡北移,全由归德、徐州一线入泗、入淮。1320~1342年间开封至归德段黄河亦北移至豫北、鲁西南。  

1343~1349年黄河连决白茅堤,水灾遍及豫东、鲁西南、皖北,洪水北侵安山入会通河夺大清河入海。1351年贾鲁挽河回复故道,黄河流经今封丘西南,东经长垣南30里,东明(今东明集)南30里,转东南经曹县西之白茅、黄陵冈、商丘北30里,再东经单县南、夏邑北,再东经砀山南之韩家道口(砀山南约40里),又东经萧县、徐州北,至邳州循泗入淮。  

1297~1397年的百年间,以荥泽为顶点向东成扇形泛滥,主流自南向北摆约50年。此后自北向南摆亦50年。最北流路在今黄河一带,最南流路夺颍入淮。


六、明清故道  

自明成祖迁都北京,直至清咸丰五年(1855年)黄河于铜瓦厢(今河南兰考东坝头附近)决口改道,这一时期确保漕运通畅是治河的一条重要原则。采取“北岸筑堤,南岸分流”的防御方略。  

1391年黄河南决,主流夺颍入淮。百余年间有时分流入涡,有时走贾鲁故道,其决溢地点多在开封以上。  

1496~1566年,北岸修筑太行堤,南岸大堤也得以加固,开封附近不再决溢,决溢地点下移至兰阳、考城、曹县一带。先是黄河南移入涡、入淮,后又渐北移,至徐州入运。1558年大决曹县,水分10余支自徐州至鱼台散漫入鲁南运道及诸湖,运道大淤,黄淮合流段的淤积日益严重,下游河道不断淤高。同时,河口迅速延伸。 

明万恭、潘季驯提出了以治沙为中心的治河思想,实行“以堤束水,以水攻沙”的方针。1578年2月潘季驯修筑徐淮间600里南北大堤,使河出清口、云梯关,塞高家堰,使黄淮合流,直至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。这就是后人所谓的明清故道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明清故道实际上是黄河最早的河道。黄河在刚刚形成的时候就是这个河道。这是黄河的正统河道。


七、今河道

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,数股漫流,其中一支出东明北经濮阳、范县,至张秋穿运入大清河,于利津牡蛎嘴入海,后逐渐形成今黄河河道。  

决口期间,由于太平天国战乱和其他内外战事,清廷无力修复河道。造成了长时间的漫流,严重的灾难。

决口初期,经过了约20年的漫流期,清廷才劝谕各州县自筹经费,在新河两岸顺河修筑民埝,以防漫淹。咸丰十年(1860年),张秋以东至利津筑有民埝。光绪元年(1875年),开始修官堤,历时10年,新河堤防陆续建立起来。铜瓦厢以上河道因溯源冲刷,河床下降。黄河改道初期,黄河决溢多在山东境内。民国年间河南黄河决溢渐多。1938年6月,国民政府为了阻止日军西进,扒开花园口黄河南堤,全河夺流改道,经沙颍河、涡河入淮,泛滥豫、皖、苏三省达9年之久。抗战胜利后,1947年3月15日将花园口口门堵合,黄河回归故道。

随后,黄河三角洲在河口发育,并有小幅度摆动。

海岸线变迁图

需要地图,可以文末留言或者平台内留言。关注我们,更多精彩地图等着你。
也可以加小编微信(YuriKim245306977)。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